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1987年中國電影大事件
擴展閱讀
醜女孩整容成美女電影 2024-05-19 07:36:42
海王都在哪些電影出現過 2024-05-19 07:35:35

1987年中國電影大事件

發布時間: 2024-04-24 15:53:44

① 誰給羅列一下2000年以後到現在10年來電影方面的重要事件

總有許多事件讓人無法忘懷,總有許多感動讓人心潮澎湃。中國電影報道開播十年來,我們見證了中國電影人與全國人民一起經歷的社會大事件,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2005年,中國電影百年慶典如期而至;2008年,在我們齊心協力對抗災難的同時,北京奧運會引爆我們的熱情。今天的節目我們將帶您一起回顧十年間,面對舉國關注的大事件,我們的電影人曾有著怎樣的表現和情感。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大事件之一:

「非典」來襲 劇組搶拍

本欄目記者深入片場

看章子怡、姜文如何堅持拍戲

張靜初如何嚴陣以待

電影人如何用鏡頭記錄感動

2003年初,國家衛生部宣布一種名為「非典型肺炎」的傳染性疾病正在北京、廣州等地傳播,當時,各行各業都受到重大影響,電影界也不例外。電影院停止放映,各劇組拍暫停拍攝,只有少數劇組進行著封閉式拍攝。當時,由章子怡、姜文等主演的《茉莉花開》和由張靜初主演的《孔雀》等戲拍攝正酣,我們《中國電影報道》也在這個時候勇敢地走入了這些影片的拍攝現場。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不懼疫情 章子怡、姜文緊張搶拍

3月末的上海還沒有受到非典疫情的大規模襲擊,《茉莉花開》劇組正在抓緊搶拍,我們的記者也在這個時間抵達了上海。

記者:當時 全國的氣氛都比較緊張你像姜文就在吃飯的時候問我們非典是一種什麼病北京現在是不有人因這個死亡我們告訴他這種病傳染性很強 已經有不少人染病身亡 當時姜文就放下筷子問助手要消毒紙巾看得出來非常緊張

不過緊張歸緊張,整部戲既然已經上馬,大家只有暫時忘記危險抓緊搶拍。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抗擊非典 張靜初嚴陣以待

四月份,非典開始在廣州、北京等地肆虐,全面抗擊」非典」的戰役打響,大家不僅外出減少了,同時也不歡迎外出的人。正在河南安陽拍攝的《孔雀》劇組,就曾遭遇當地老百姓的舉報。

武宏《天安門》探班采訪張靜初:居委會的老大媽,就去舉報我們,說有伙外地人不知道在干什麼。

在大家的影響下,劇組也跟著緊張起來,劇組抗擊非典的行動開始了。

當時還是第一次演電影的張靜初,在緊張的拍戲之餘,每天早晨都會在住的賓館里堅持晨跑。

同期聲:張靜初:一個是減肥一個是比較健康 因為我想要拍戲 病什麼就全來了 因為嘛 要增強抵抗力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全民行動 最簡單的頒獎禮

非典在2003年四月也席捲了香港,在4月6日舉行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中,沒有華服,沒有紅地毯,眾多香港演藝人員只在愛心板上寫下了一個又一個祝福,曾志偉慷慨致辭,表達了全體香港影人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崇敬之情。

曾志偉:在電視里我看到剛剛病癒的遭受感染的醫生他在電視里和我們說 他會重新回到病房我希望我謹代表我們香港演藝屆的朋友我們香港港的市民像我們的醫務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謝謝 謝謝 在次感謝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抗擊非典 電影人在行動

非典期間,電影人也不忘用鏡頭去記錄這全民抗擊非典的動人時刻。2003年5月12日,數字電影《以南丁格爾的名義》開機,開機儀式還特意選在了宣武醫院,演員鞏漢林早早來到現場,與醫護人員親切交流,送上的大蛋糕代表了劇組對醫護人員的敬意。

這一時間,電影人們製作了《非典》、《微笑》,《義不容辭》等非典題材影視劇,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全國人民同甘苦共患難斗疫情的感人故事。

在包括電影人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六月初,抗擊非典的戰役取得階段性進展,疫情得到控制。而此前患上非典的導演謝飛此時也病癒出院,我們的記者也都勇敢地進入地壇醫院,用鏡頭紀錄下這令人振奮的時刻。

謝飛:我從得知得了這個病我一直相信能治好 我每天都能看到電視 看到我們政府啊 全市的人民 全國人民真是非常偉大的精神一下子都行動起來了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大事件之二

中國電影誕生百年紀念活動高潮迭起

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電影藝術家

章子怡人民大會堂激情發言(同期聲:請領導們放心)

李冰冰 范冰冰慶典現場深情放歌

2005年對於中國電影人和廣大電影觀眾來說無疑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中國電影迎來百年誕辰的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我們《中國電影報道》也在一個個慶祝活動中感受到了一份又一份喜悅。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電影百年 眾明星到場齊慶

2005年12月28日,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達到了高潮。那天上午進入會場的門前都鋪上了紅地毯,大廳里掛上了百位影人的銀幕形象畫卷,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更讓報道記者震驚的是,到場明星之齊,人數之多,堪稱奇觀。

記者:應該說見明星對我來說不是件難事 但在同一個場合能看到那麼多明星大腕確實讓我有些瞠目結舌,我們熟悉的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陳道明、章子怡很多明星都在早上八點就到達了大會堂而且幾乎所有的人都穿了神色衣服雖然會場上碰上老朋友都不敢大聲招呼但看的出來 每一人臉上都有身為電影人的一份驕傲和自豪

大會上,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老中青三代電影藝術家,並發表了親切的講話。

有五十位電影人還獲得了「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的稱號,章子怡作為青年電影人代表上台發表了簡短而富有激情的講話。

章子怡:請領導們前輩們放心 我們一定會為中國電影加倍地努力 我們知道一個電影人只要用生命和智慧忘我的工作過廣大觀眾就會記住他們那些迷人的光影 將會在電影星河中熠熠生輝 謝謝

當天,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大型電影音樂會「世紀之夢」在北京北展劇場舉行。李冰冰、范冰冰、劉德華、黃曉明、趙薇、蘇有朋、陸毅等百位明星出席,並現場獻唱電影歌曲,勾勒出百年來中國電影絢麗多姿的歷史記憶。

2005年12月29日,中國電影博物館隆重開館,博物館全面展現了中國電影百年的藝術的輝煌成就和技術的發展創新。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大事件之三

遭遇百年罕見冰凍雪災

電影人送上滾燙愛心

2008年年初,鼠年的春節臨近了,就在大家打點行裝准備踏上回家之路時,我國南方遭遇了百年罕見的冰凍雪災。這時,我們的電影人們挺身而出,向南方群眾伸出援助之手。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面對雪災 電影人送上滾燙愛心

2008年初冰凍雨雪災難殃及了中國南方的19個省份,期間不斷有人員傷亡、財物受損的狀況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數以千億計。這份災情深深牽動了電影人的心,電影頻道的年度慶典——新春電影音樂會臨時改成了慈善義演。

同時,現場百位影人對災區進行了愛心捐助。

馮小剛:有那麼多老百姓在受罪我們今天在這么一個舒服的環境里 我覺得是很不安的我也希望待會劇組能不能這晚會能夠臨時設一個捐款箱大家一毛錢也不少 您給一萬錢也不多 大家都有一個心意 老茂(朱時茂)趕緊上來

就在馮小剛的倡議下,在場所有電影人都積極響應,整場晚會籌集善款超過52萬元人民幣。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大事件之四

地震無情人有情

捐款 義演 前線慰問

抗震救災 電影人在行動

剛剛過去的512汶川大地震,再一次讓中華民族面臨了重大考驗。這個時候,眾多電影人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組織義演義賣,也有的乾脆直奔災區,獻上自己的愛心。

5月12日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特大災情揪結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演藝人士的愛心行動一浪高過一浪,我們的鏡頭也全程記錄了電影人的堅強與團結。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電影人抗震救災感人瞬間

伸出援手,能幫多少幫多少,地震發生第一時間,面對我們的鏡頭,明星們紛紛表態。

李冰冰深情募捐

眾多明星也紛紛站出來募集更多的善款。李冰冰在募捐活動中向每位捐款者都深鞠一躬的場面讓人動容。

記者:在台上站了半個多小時鞠了幾百個躬 我在台下忍不住有種沖動想要擁抱她 於是走上抱住了冰冰這時才感覺到她渾身在顫抖而且後背全濕透了

電影人慈善義演

在四川舉辦的《以生命的名義》義演籌款晚會上,成龍等眾多明星都一一亮相。

提示字幕:電影人親赴災區慰問 同時,更多的明星都紛紛趕赴災區進行慰問,張國立、馮小剛、陳道明與來自香港的劉德華、容祖兒等在四川會合。在慰問武警官兵戰士後,張國立提議大家給戰士們加油打氣,一時間振聾發聵的加油在災區的天空中回盪。

這種加油吶喊聲也傳遞到了千里之外的香江之濱,在6月1日的八小時慈善匯演上,500多名演藝明星,在曾志偉的帶領下,振臂高呼。

六月中,我們開始意識到,不能一味沉浸在痛苦和悲傷中,堅強活下來的人在重建家園時更需要社會的幫助,所以,我們《中國電影報道》《首映》欄目發起了《快樂節日還原笑臉》的抗震救災特別行動,主持人經緯和、邵兵、車永莉、徐錚、甄子丹等一道走進北川,和孩子們打成了一片。

三天的行程雖然短暫,但一路下來,主持人經緯為電影人們的表現所深深感動。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大事件之五

享受2008北京奧運激情

張藝謀傾力打造開幕式

電影人與體育冠軍一起迎奧運

成龍、劉德華 眾明星為奧運深情獻歌

地震期間,有人質疑連續的災難將影響到2008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但中國人用行動告訴世界,災難不會阻擋奧運的腳步。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電影人發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

張藝謀打造奧運開幕式

相信大家對2000年張藝謀拍攝的申奧宣傳片記憶猶新。

三年後

張藝謀給小女孩看手相:他們說我生命線長你都挺好 好好學習就沒問題事業啊 生命啊都沒問題 哪個是生命線啊你就不要管了我也不知道哪個是 糊里糊塗

出提示字幕:原來是瞎編的啊!

這是2003年,張藝謀在另外一部奧運宣傳片《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拍攝現場,正是在這種輕松狀態下創作出來的《中國印—舞動的北京》被譽為奧林匹克精神與東方藝術完美結合,其中的不少創意都在後來的奧運會開幕式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現。

2006年四月張藝謀正式被確定為北京2008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在自己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發布會上,張藝謀宣布暫停電影工作。

張藝謀:結束手頭的工作以後就要全力地投入奧運會的工作 要調動團隊所有的力量為全國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進入奧運會開幕式准備工作後,張藝謀就像上足了發條的機器,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張藝謀:每一個人都是任勞任怨不計任何報酬 到現在為止這個團隊工作了一年多 大概我們主要人連一分錢都沒有的一直在努力都希望做一個好地開幕式.

2008年8月8日,奧運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中國人民熱血沸騰,世界人民挑起了大拇哥。

除了張藝謀外,侯詠、顧筠等導演們則拍起了奧運題材的電影,用鏡頭表現著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夢想,而我們《中國電影報道》也定格了這些難忘的人和事。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奧運電影迎奧運

電影《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講的就是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的故事。為了一洗東亞病夫的恥辱,他踏上了前往奧運會的征程,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也從這里起步。

一個女導演從34歲拍到了41歲,七年間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全程紀錄中國人籌辦奧運會的歷程,顧筠以女性的堅韌和執著一點點的紀錄著,鳥巢的誕生、劉翔備賽,等等等等。

顧筠:我們其實也是在作做夢。我們工作者來說,我們也有一個夢想,就是做一部最好的奧運紀律電影,這也是我們參與奧運的一種表現。

此外,還有一系列奧運題材影片應運而生,電影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奧運,分享奧運的激情。

《中國電影報道》十年見證:眾明星為奧運深情獻歌

奧運前夕,電影人們紛紛為即將參賽的運動健兒們吶喊助威。

而用歌聲為奧運助威,是明星們更主要的方式。《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首映式上,體育冠軍

演員成龍在奧運期間多了一個身份——歌手,他先後參與的奧運歌曲就有《站起來》、《北京歡迎您》、《難說再見》等。

劉德華為殘奧會寫歌,陳建斌、六小齡童等眾多明星也相繼走進了錄音棚。

奧運會雖然已經過去了,但那種全民一心的激情讓人至今無法平靜。而每次面對大事件,中國電影人們所表現出來的愛心、堅強與團結,都讓我們為之動容。上一個十年過去了,下一個十年開始了,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中國電影報道》將繼續與中國電影同行,帶您一起去感受電影的魅力、領略明星的風采,在這里,請允許我們欄目全體的幕後人員為大家送上我們真切的祝福,觀眾朋友,我們明天再見。

② 中國電影史的百年簡史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中國電影史上的三次產業發展時期: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這個大浪淘沙過程中,「明星」、「聯華」、「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構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型大小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終當仁不讓占據著第一把交椅,將個人資本的運營方式發揮到了極致;1930年成立的「聯華」擁有院線的先天條件,形成「影院業與製片業之最初的聯合陣線」。羅明佑率先在一家私營公司里實現了制—發—放一條龍,他的經營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先進的,他試圖結束中國電影的個人資本經營時代,進入壟斷金融資本的高級階段。然而當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戰爭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體系時,只能是被描繪在紙上的美好前景,羅明佑成了一位悲劇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數量取勝的作風固然可圈可點,但它成功地開發了東南亞市場,發展到現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線之長足以獨立支撐起一部私營公司發展脈絡的活歷史。與此同時,三大公司不同的製片策略也為中國電影奉獻了不同的藝術形態,「明星」是「長篇正劇」的鼻祖、「聯華」是「文藝片」的源頭,而「天一」則把「稗史、神怪片」一脈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影片的類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續。
三大公司是電影產業鏈中上游製片業的代表,而與之同步發展的中、下游發行放映業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經營的,西班牙人雷瑪斯的青蓮閣是第一個電影固定放映點,隨後建起了屬於自己的一條「院線」。到1926年雷瑪斯離滬回國時,他的動產與不動產相加總計不下百萬,足以號稱「電影大王」。雷瑪斯告老還鄉時,張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經理張長福終於等到時機,立即於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電影院,組成中央影戲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戲院為領銜戲院,又吸收了「中華」、「平安」,中央影戲公司直轄7家影院。這條國片院線的形成是製片商涉足放映業的標志,同時中國電影的院線開始了新的劃分。在北方,1918年開始經營北京真光電影公司的羅明佑將其屬下3家影院,於1927年與經營西片的發行業務的英籍華人、平安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根屬下的3家電影院合營,定名為華北電影公司。1929年華北電影公司進入全盛時期。羅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輪、二輪中外影片上映外,還以平津為中心,在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青島,乃至沈陽、哈爾濱擁有直接或間接管轄的院線,同時開展國內外影片的代理發行的業務,短短幾年時間控制了北方地區的電影發行放映,經營的影院達二十多家,把曾壟斷經營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為影院業名副其實的「華北王」。
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和豐厚的回報,好萊塢八大公司紛至沓來,在上海和華北地區分別設有辦事機構。關於當時電影的放映數量,有數字顯示,美國電影以每年占進口影片數量平均80%以上的絕對優勢控制著中國電影的放映市場,甚至決定著影院業的生計。盡管國產片的總生產量只是進口影片輸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國的放映率和受眾人群來說,國產片的影響力並不遜色於以美國片為主的外國電影。 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產業蓬勃時期在抗戰炮火聲中戛然而止。
以前蘇聯為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任務。
1945年抗戰勝利,憋了一肚子勁兒的電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為代表的傑作。
1949年2月,經過短期的籌備,在建國前夕的4月上旬,電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隸屬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袁牧之任局長。電影局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立國家電影製片廠。
1950年,列寧和斯大林同志說著一口東北味兒普通話的蘇聯片《列寧在十月》上映。從此配音譯製片變成中國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時期先後建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北平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三大國營電影企業在歷史轉折之際,為新中國電影事業走出了第一步。在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規劃中,發行、放映同樣位置顯著,實現國有化的一體制既是最初方案,又是最終目標。因而,各地影片經理公司的建立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由關外推進到中原,在時間表上,與國營製片廠的創建可以說做到了兩翼並進。據統計,舊中國有678家電影院,半數以上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廣州、武漢、沈陽等大城市,中、小城市數量很少。
1954年6月至9月,電影局及所屬各製片廠的領導幹部共9人組成赴蘇訪問團,經過長達3個月的考察,回國後向中共中央上報了《電影工作者赴蘇訪問團工作報告》。1955年中央批准了該《報告》,各電影廠(部門)便相繼開始了大規模體制建設和調整,以蘇聯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1959年共完成82部故事片,產量下降而藝術質量上升,優秀和比較優秀的影片達到近30部,佔全年總數的1/3強,這一年在新中國電影的發展歷史上被稱之為「難忘的一九五九年」。
新中國電影的17年歷程有多種劃分的方法,就電影事業的發展而言,可分為兩大重要時期:從1949年開國到1957年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為起步、初創、建設的階段;1957年以後,經過1959年的「十年獻禮」高潮,到1965年「文化部整風」及1966年的「文革」,為穩定、發展、轉變的階段。中國電影在經歷了這17年的打造後,已經擁有了一份龐大的產業,家底堅實而雄厚。 中國電影第三次產業時期在時間和形式上與前兩次有所不同。「文革」後百廢待興,新時期的改革開放不久挽救了瀕於崩潰的電影經濟,也使中國電影迎來又一次復興。但幾十年來形成的產業痼疾困擾著電影的發展,電視及多種娛樂方式的沖擊更使電影業的經營每況愈下,改革勢在必行。隨著中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影業開始重新審視市場的作用和力量。上世紀90年代的一連串的「突破」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促成了體制的變遷,這一切都是在推動市場化進程的力量下進行的。因此,這一次產業期的到來較前兩次而言,在意識上體現出了更多自覺。
進入21世紀後,對於電影業市場化的確定和認知,已經在全行業達成了思想的統一,但客觀上講這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1993年,10部「分賬大片」的引進和1999年中美談判結束,中國加入WTO開始進入倒計時,這兩大事件都著實給尚處於懵懂之中的中國電影業上了「市場」的一課。與狼共舞,是中國電影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在與國際接軌的不斷磨合中,才能漸漸地觸摸到市場的脈搏。「打破橫向的區域界限,打破行業割裂狀態,在大市場、大規模、全方位和全行業的基礎上,進行縱向資產聯營,進而重組市場,實現符合電影發展規律的新格局。」2001年,隨著市場觀念的深入人心,「院線制」的建設規劃被提上議程,12月18日出台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經過2002、2003兩年的強力推動,到了2004年,「中國已建成的36條電影院線,加入影院已經達到1188家,銀幕數為2396塊,比院線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塊銀幕。票房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影院有5家,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達到了15家以上。」
中國電影業市場化的方向確定以後,計劃經濟時代所形成的產、供、銷關系亟待重新「洗牌」。而在電影行業本身,打破了國有企業的單一主體,民營資本和境外資金開始進入,從製片業逐步擴展到發行放映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2001年,華語電影《卧虎藏龍》沖進奧斯卡,斬獲多個獎項,這給了中國人製作華語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機會和信心。2001年到2003年,有著海外、本土雙重投資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機》相繼問世,《英雄》贏得了2.5億的票房。2004年,具有同樣資金組合方式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無賊》及《功夫》,在票房榜上分別占據了前三名,《功夫》是1.7億,《十面埋伏》是1.6億,《天下無賊》為1.2億。「借水行舟」使中國電影終於嘗試著下了海,並且開始學習游泳。 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當今美國巨片《蝙蝠俠》系列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③ 電影 大事件 結局

1、陳開的不是對講機而是手機,因為她在大樓內從被擊斃的劫匪手上發現手機時手機還處在通話狀態,當時她追蹤的巴士車站時並不能確定那一群人哪個個是任,只有通過撿到的那部手機撥打最後一個通話號碼,這樣身上手機鈴聲響起的那個人就一定是任了。

2、在大樓里,任無意中見到了尤勇(就是那個大陸殺手)要刺殺的對象的照片,分別逃出大樓後,任被警察一路追蹤,自感逃生無望,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幫新認識的道上的朋友完成任務,於是最後拼盡全力向那個倒霉的傢伙連看數槍。而尤勇看到新聞後,也同樣出於江湖義氣,孤身一人去搶劫金行(也就是任准備搶劫的目標),最後被擊斃,就是電影結尾的電視新聞的內容。

《大事件》是由導演杜琪峰執導,任賢齊、陳慧琳、張家輝聯合主演的警匪片。本片於2004年6月上映。影片講述了香港警察在一次失敗的任務後如何同悍匪對峙,挽回公眾信心和重新樹立形象的故事。杜琪峰憑藉此片於第42屆台灣金馬獎獲得最佳導演獎。

(3)1987年中國電影大事件擴展閱讀

1.幕後花絮

有一場戲是講述張家輝不聽命令,使得Kelly怒氣沖天,但導演嫌Kelly欠缺上司的應有威嚴,所以ng多次。

戛納電影節選片組委會多次來到拍攝片場看花絮,也看了部分樣片,包括拍攝長達8分鍾的槍戰爆炸戲和最後一段長達10分鍾的大場面。但影片4月初才殺青,後期製作時間太緊,來不及參賽,後改為在戛納亮相。

2.幕後製作

《大事件》拍攝時選用的都是日常生活的鏡頭,光線是自然光,聲音是現場同期聲。影片拍攝時最大的挑戰就是開頭一幕8分鍾的槍戰鏡頭,這用了3天時間。為了配合《大事件》的劇情,導演杜琪峰起用了一個新鮮的「10分鍾一個長鏡」的拍攝手法而放棄了一貫的剪接加工。

為此,製作組專程邀請拍攝《指環王》的攝影師來港親自操刀,後者在研究了劇本後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勝任,因此打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