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电影 » 1987年中国电影大事件
扩展阅读
tvb十大灵异电视剧电影 2024-05-06 04:35:36
民国奇探免费看360电影网 2024-05-06 04:24:55

1987年中国电影大事件

发布时间: 2024-04-24 15:53:44

① 谁给罗列一下2000年以后到现在10年来电影方面的重要事件

总有许多事件让人无法忘怀,总有许多感动让人心潮澎湃。中国电影报道开播十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电影人与全国人民一起经历的社会大事件,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庆典如期而至;2008年,在我们齐心协力对抗灾难的同时,北京奥运会引爆我们的热情。今天的节目我们将带您一起回顾十年间,面对举国关注的大事件,我们的电影人曾有着怎样的表现和情感。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大事件之一:

“非典”来袭 剧组抢拍

本栏目记者深入片场

看章子怡、姜文如何坚持拍戏

张静初如何严阵以待

电影人如何用镜头记录感动

2003年初,国家卫生部宣布一种名为“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疾病正在北京、广州等地传播,当时,各行各业都受到重大影响,电影界也不例外。电影院停止放映,各剧组拍暂停拍摄,只有少数剧组进行着封闭式拍摄。当时,由章子怡、姜文等主演的《茉莉花开》和由张静初主演的《孔雀》等戏拍摄正酣,我们《中国电影报道》也在这个时候勇敢地走入了这些影片的拍摄现场。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不惧疫情 章子怡、姜文紧张抢拍

3月末的上海还没有受到非典疫情的大规模袭击,《茉莉花开》剧组正在抓紧抢拍,我们的记者也在这个时间抵达了上海。

记者:当时 全国的气氛都比较紧张你像姜文就在吃饭的时候问我们非典是一种什么病北京现在是不有人因这个死亡我们告诉他这种病传染性很强 已经有不少人染病身亡 当时姜文就放下筷子问助手要消毒纸巾看得出来非常紧张

不过紧张归紧张,整部戏既然已经上马,大家只有暂时忘记危险抓紧抢拍。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抗击非典 张静初严阵以待

四月份,非典开始在广州、北京等地肆虐,全面抗击”非典”的战役打响,大家不仅外出减少了,同时也不欢迎外出的人。正在河南安阳拍摄的《孔雀》剧组,就曾遭遇当地老百姓的举报。

武宏《天安门》探班采访张静初:居委会的老大妈,就去举报我们,说有伙外地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在大家的影响下,剧组也跟着紧张起来,剧组抗击非典的行动开始了。

当时还是第一次演电影的张静初,在紧张的拍戏之余,每天早晨都会在住的宾馆里坚持晨跑。

同期声:张静初:一个是减肥一个是比较健康 因为我想要拍戏 病什么就全来了 因为嘛 要增强抵抗力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全民行动 最简单的颁奖礼

非典在2003年四月也席卷了香港,在4月6日举行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中,没有华服,没有红地毯,众多香港演艺人员只在爱心板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祝福,曾志伟慷慨致辞,表达了全体香港影人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崇敬之情。

曾志伟:在电视里我看到刚刚病愈的遭受感染的医生他在电视里和我们说 他会重新回到病房我希望我谨代表我们香港演艺届的朋友我们香港港的市民像我们的医务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谢谢 谢谢 在次感谢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抗击非典 电影人在行动

非典期间,电影人也不忘用镜头去记录这全民抗击非典的动人时刻。2003年5月12日,数字电影《以南丁格尔的名义》开机,开机仪式还特意选在了宣武医院,演员巩汉林早早来到现场,与医护人员亲切交流,送上的大蛋糕代表了剧组对医护人员的敬意。

这一时间,电影人们制作了《非典》、《微笑》,《义不容辞》等非典题材影视剧,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全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斗疫情的感人故事。

在包括电影人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六月初,抗击非典的战役取得阶段性进展,疫情得到控制。而此前患上非典的导演谢飞此时也病愈出院,我们的记者也都勇敢地进入地坛医院,用镜头纪录下这令人振奋的时刻。

谢飞:我从得知得了这个病我一直相信能治好 我每天都能看到电视 看到我们政府啊 全市的人民 全国人民真是非常伟大的精神一下子都行动起来了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大事件之二

中国电影诞生百年纪念活动高潮迭起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电影艺术家

章子怡人民大会堂激情发言(同期声:请领导们放心)

李冰冰 范冰冰庆典现场深情放歌

2005年对于中国电影人和广大电影观众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中国电影迎来百年诞辰的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们《中国电影报道》也在一个个庆祝活动中感受到了一份又一份喜悦。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电影百年 众明星到场齐庆

2005年12月28日,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达到了高潮。那天上午进入会场的门前都铺上了红地毯,大厅里挂上了百位影人的银幕形象画卷,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更让报道记者震惊的是,到场明星之齐,人数之多,堪称奇观。

记者:应该说见明星对我来说不是件难事 但在同一个场合能看到那么多明星大腕确实让我有些瞠目结舌,我们熟悉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陈道明、章子怡很多明星都在早上八点就到达了大会堂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穿了神色衣服虽然会场上碰上老朋友都不敢大声招呼但看的出来 每一人脸上都有身为电影人的一份骄傲和自豪

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老中青三代电影艺术家,并发表了亲切的讲话。

有五十位电影人还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的称号,章子怡作为青年电影人代表上台发表了简短而富有激情的讲话。

章子怡:请领导们前辈们放心 我们一定会为中国电影加倍地努力 我们知道一个电影人只要用生命和智慧忘我的工作过广大观众就会记住他们那些迷人的光影 将会在电影星河中熠熠生辉 谢谢

当天,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型电影音乐会“世纪之梦”在北京北展剧场举行。李冰冰、范冰冰、刘德华、黄晓明、赵薇、苏有朋、陆毅等百位明星出席,并现场献唱电影歌曲,勾勒出百年来中国电影绚丽多姿的历史记忆。

2005年12月29日,中国电影博物馆隆重开馆,博物馆全面展现了中国电影百年的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技术的发展创新。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大事件之三

遭遇百年罕见冰冻雪灾

电影人送上滚烫爱心

2008年年初,鼠年的春节临近了,就在大家打点行装准备踏上回家之路时,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冰冻雪灾。这时,我们的电影人们挺身而出,向南方群众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面对雪灾 电影人送上滚烫爱心

2008年初冰冻雨雪灾难殃及了中国南方的19个省份,期间不断有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的状况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千亿计。这份灾情深深牵动了电影人的心,电影频道的年度庆典——新春电影音乐会临时改成了慈善义演。

同时,现场百位影人对灾区进行了爱心捐助。

冯小刚:有那么多老百姓在受罪我们今天在这么一个舒服的环境里 我觉得是很不安的我也希望待会剧组能不能这晚会能够临时设一个捐款箱大家一毛钱也不少 您给一万钱也不多 大家都有一个心意 老茂(朱时茂)赶紧上来

就在冯小刚的倡议下,在场所有电影人都积极响应,整场晚会筹集善款超过52万元人民币。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大事件之四

地震无情人有情

捐款 义演 前线慰问

抗震救灾 电影人在行动

刚刚过去的512汶川大地震,再一次让中华民族面临了重大考验。这个时候,众多电影人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组织义演义卖,也有的干脆直奔灾区,献上自己的爱心。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特大灾情揪结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演艺人士的爱心行动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镜头也全程记录了电影人的坚强与团结。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电影人抗震救灾感人瞬间

伸出援手,能帮多少帮多少,地震发生第一时间,面对我们的镜头,明星们纷纷表态。

李冰冰深情募捐

众多明星也纷纷站出来募集更多的善款。李冰冰在募捐活动中向每位捐款者都深鞠一躬的场面让人动容。

记者:在台上站了半个多小时鞠了几百个躬 我在台下忍不住有种冲动想要拥抱她 于是走上抱住了冰冰这时才感觉到她浑身在颤抖而且后背全湿透了

电影人慈善义演

在四川举办的《以生命的名义》义演筹款晚会上,成龙等众多明星都一一亮相。

提示字幕:电影人亲赴灾区慰问 同时,更多的明星都纷纷赶赴灾区进行慰问,张国立、冯小刚、陈道明与来自香港的刘德华、容祖儿等在四川会合。在慰问武警官兵战士后,张国立提议大家给战士们加油打气,一时间振聋发聩的加油在灾区的天空中回荡。

这种加油呐喊声也传递到了千里之外的香江之滨,在6月1日的八小时慈善汇演上,500多名演艺明星,在曾志伟的带领下,振臂高呼。

六月中,我们开始意识到,不能一味沉浸在痛苦和悲伤中,坚强活下来的人在重建家园时更需要社会的帮助,所以,我们《中国电影报道》《首映》栏目发起了《快乐节日还原笑脸》的抗震救灾特别行动,主持人经纬和、邵兵、车永莉、徐铮、甄子丹等一道走进北川,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三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一路下来,主持人经纬为电影人们的表现所深深感动。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大事件之五

享受2008北京奥运激情

张艺谋倾力打造开幕式

电影人与体育冠军一起迎奥运

成龙、刘德华 众明星为奥运深情献歌

地震期间,有人质疑连续的灾难将影响到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但中国人用行动告诉世界,灾难不会阻挡奥运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影人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张艺谋打造奥运开幕式

相信大家对2000年张艺谋拍摄的申奥宣传片记忆犹新。

三年后

张艺谋给小女孩看手相:他们说我生命线长你都挺好 好好学习就没问题事业啊 生命啊都没问题 哪个是生命线啊你就不要管了我也不知道哪个是 糊里糊涂

出提示字幕:原来是瞎编的啊!

这是2003年,张艺谋在另外一部奥运宣传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拍摄现场,正是在这种轻松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被誉为奥林匹克精神与东方艺术完美结合,其中的不少创意都在后来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2006年四月张艺谋正式被确定为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在自己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发布会上,张艺谋宣布暂停电影工作。

张艺谋:结束手头的工作以后就要全力地投入奥运会的工作 要调动团队所有的力量为全国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进入奥运会开幕式准备工作后,张艺谋就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张艺谋:每一个人都是任劳任怨不计任何报酬 到现在为止这个团队工作了一年多 大概我们主要人连一分钱都没有的一直在努力都希望做一个好地开幕式.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中国人民热血沸腾,世界人民挑起了大拇哥。

除了张艺谋外,侯咏、顾筠等导演们则拍起了奥运题材的电影,用镜头表现着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想,而我们《中国电影报道》也定格了这些难忘的人和事。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奥运电影迎奥运

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的就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为了一洗东亚病夫的耻辱,他踏上了前往奥运会的征程,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也从这里起步。

一个女导演从34岁拍到了41岁,七年间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全程纪录中国人筹办奥运会的历程,顾筠以女性的坚韧和执著一点点的纪录着,鸟巢的诞生、刘翔备赛,等等等等。

顾筠:我们其实也是在作做梦。我们工作者来说,我们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部最好的奥运纪律电影,这也是我们参与奥运的一种表现。

此外,还有一系列奥运题材影片应运而生,电影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奥运,分享奥运的激情。

《中国电影报道》十年见证:众明星为奥运深情献歌

奥运前夕,电影人们纷纷为即将参赛的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

而用歌声为奥运助威,是明星们更主要的方式。《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首映式上,体育冠军

演员成龙在奥运期间多了一个身份——歌手,他先后参与的奥运歌曲就有《站起来》、《北京欢迎您》、《难说再见》等。

刘德华为残奥会写歌,陈建斌、六小龄童等众多明星也相继走进了录音棚。

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了,但那种全民一心的激情让人至今无法平静。而每次面对大事件,中国电影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坚强与团结,都让我们为之动容。上一个十年过去了,下一个十年开始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中国电影报道》将继续与中国电影同行,带您一起去感受电影的魅力、领略明星的风采,在这里,请允许我们栏目全体的幕后人员为大家送上我们真切的祝福,观众朋友,我们明天再见。

② 中国电影史的百年简史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罗明佑率先在一家私营公司里实现了制—发—放一条龙,他的经营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先进的,他试图结束中国电影的个人资本经营时代,进入垄断金融资本的高级阶段。然而当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战争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体系时,只能是被描绘在纸上的美好前景,罗明佑成了一位悲剧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数量取胜的作风固然可圈可点,但它成功地开发了东南亚市场,发展到现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线之长足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私营公司发展脉络的活历史。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一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三大公司是电影产业链中上游制片业的代表,而与之同步发展的中、下游发行放映业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经营的,西班牙人雷玛斯的青莲阁是第一个电影固定放映点,随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院线”。到1926年雷玛斯离沪回国时,他的动产与不动产相加总计不下百万,足以号称“电影大王”。雷玛斯告老还乡时,张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经理张长福终于等到时机,立即于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电影院,组成中央影戏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戏院为领衔戏院,又吸收了“中华”、“平安”,中央影戏公司直辖7家影院。这条国片院线的形成是制片商涉足放映业的标志,同时中国电影的院线开始了新的划分。在北方,1918年开始经营北京真光电影公司的罗明佑将其属下3家影院,于1927年与经营西片的发行业务的英籍华人、平安电影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根属下的3家电影院合营,定名为华北电影公司。1929年华北电影公司进入全盛时期。罗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轮、二轮中外影片上映外,还以平津为中心,在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青岛,乃至沈阳、哈尔滨拥有直接或间接管辖的院线,同时开展国内外影片的代理发行的业务,短短几年时间控制了北方地区的电影发行放映,经营的影院达二十多家,把曾垄断经营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为影院业名副其实的“华北王”。
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回报,好莱坞八大公司纷至沓来,在上海和华北地区分别设有办事机构。关于当时电影的放映数量,有数字显示,美国电影以每年占进口影片数量平均80%以上的绝对优势控制着中国电影的放映市场,甚至决定着影院业的生计。尽管国产片的总生产量只是进口影片输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国的放映率和受众人群来说,国产片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以美国片为主的外国电影。 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
以前苏联为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独立、完整的制片生产基地”为主要目标的体制建设任务。
1945年抗战胜利,憋了一肚子劲儿的电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为代表的杰作。
1949年2月,经过短期的筹备,在建国前夕的4月上旬,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袁牧之任局长。电影局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国家电影制片厂。
1950年,列宁和斯大林同志说着一口东北味儿普通话的苏联片《列宁在十月》上映。从此配音译制片变成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先后建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三大国营电影企业在历史转折之际,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走出了第一步。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规划中,发行、放映同样位置显著,实现国有化的一体制既是最初方案,又是最终目标。因而,各地影片经理公司的建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由关外推进到中原,在时间表上,与国营制片厂的创建可以说做到了两翼并进。据统计,旧中国有678家电影院,半数以上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广州、武汉、沈阳等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很少。
1954年6月至9月,电影局及所属各制片厂的领导干部共9人组成赴苏访问团,经过长达3个月的考察,回国后向中共中央上报了《电影工作者赴苏访问团工作报告》。1955年中央批准了该《报告》,各电影厂(部门)便相继开始了大规模体制建设和调整,以苏联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独立完整的制片生产基地”为主要目标的体制建设。1959年共完成82部故事片,产量下降而艺术质量上升,优秀和比较优秀的影片达到近30部,占全年总数的1/3强,这一年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上被称之为“难忘的一九五九年”。
新中国电影的17年历程有多种划分的方法,就电影事业的发展而言,可分为两大重要时期:从1949年开国到1957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为起步、初创、建设的阶段;1957年以后,经过1959年的“十年献礼”高潮,到1965年“文化部整风”及1966年的“文革”,为稳定、发展、转变的阶段。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这17年的打造后,已经拥有了一份庞大的产业,家底坚实而雄厚。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在时间和形式上与前两次有所不同。“文革”后百废待兴,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不久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电影经济,也使中国电影迎来又一次复兴。但几十年来形成的产业痼疾困扰着电影的发展,电视及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更使电影业的经营每况愈下,改革势在必行。随着中国性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业开始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上世纪90年代的一连串的“突破”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促成了体制的变迁,这一切都是在推动市场化进程的力量下进行的。因此,这一次产业期的到来较前两次而言,在意识上体现出了更多自觉。
进入21世纪后,对于电影业市场化的确定和认知,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但客观上讲这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1993年,10部“分账大片”的引进和1999年中美谈判结束,中国加入WTO开始进入倒计时,这两大事件都着实给尚处于懵懂之中的中国电影业上了“市场”的一课。与狼共舞,是中国电影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在与国际接轨的不断磨合中,才能渐渐地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打破横向的区域界限,打破行业割裂状态,在大市场、大规模、全方位和全行业的基础上,进行纵向资产联营,进而重组市场,实现符合电影发展规律的新格局。”2001年,随着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院线制”的建设规划被提上议程,12月18日出台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经过2002、2003两年的强力推动,到了2004年,“中国已建成的36条电影院线,加入影院已经达到1188家,银幕数为2396块,比院线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块银幕。票房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影院有5家,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了15家以上。”
中国电影业市场化的方向确定以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产、供、销关系亟待重新“洗牌”。而在电影行业本身,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单一主体,民营资本和境外资金开始进入,从制片业逐步扩展到发行放映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01年,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冲进奥斯卡,斩获多个奖项,这给了中国人制作华语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信心。2001年到2003年,有着海外、本土双重投资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机》相继问世,《英雄》赢得了2.5亿的票房。2004年,具有同样资金组合方式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及《功夫》,在票房榜上分别占据了前三名,《功夫》是1.7亿,《十面埋伏》是1.6亿,《天下无贼》为1.2亿。“借水行舟”使中国电影终于尝试着下了海,并且开始学习游泳。 第一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当时,人们习惯称其为“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一次高潮。这个期间各种各类的武侠电影纷纷出现。
其武侠电影的急速发展,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武侠小说等都有一定联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据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并摄制成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历史上人们也一直认为《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
当时红极一时的《火烧红莲寺》,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以后的3年内,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火烧红莲寺》的续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连当今美国巨片《蝙蝠侠》系列都会感到汗颜。《火烧红莲寺》说的是,湖南的浏阳和平江两地为争码头而引发械斗,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仑派和崆峒派,以及红莲寺庙等。剧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烧红莲寺》的连续18集,事实上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以后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制作了两集,从而使《火烧红莲寺》总共拍了20集。
在整个1929年至1931年期间,上海的50余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余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60%。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电影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导致了中国武侠电影第一次高潮的结束。
第二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二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术动作片和言情电影一样,成为支撑香港和台湾电影业的两大支柱。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代表这个时期武术动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洪金宝等及以后的成龙、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制片公司首先拍摄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之后,台湾地区也出现了武侠电影,如1960年台联影片公司的《七剑十三侠》等。
1973年,中国武术动作片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认的远征欧洲打入世界影坛,并获得成功的武术动作影片。同年的《龙虎争斗》是李小龙与美国好莱坞华纳影业公司合资生产的影片,成为中国第一部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武术动作片。《死亡游戏》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影片,遗憾的是李小龙并没有拍完这部电影就去世了。
此后,虽然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还继续在生产,但作为群体性的武术动作片创作、拍摄、效应等逐步减退了。
第三次高潮
中国电影的第三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首拍了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开了武术动作片的先声。1982年由河南开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联华电影联合公司摄制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这期间,大量的武术动作片题材的影片诞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当》、《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时,武术动作片有了将动作片与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韵。
由中国内地所引发的武术动作片与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即相比较而言,在叙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现了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术动作片又有了一个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1993年《东方不败》、《狮王争霸》等对中国电影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烧红莲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连续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龙八部》等等,都对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的武术动作片中,以出生于广东佛山的黄飞鸿的武术生涯为题材的武术动作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49年的《黄飞鸿传》至今,已有了100余部关于黄飞鸿武术生涯的故事片。

③ 电影 大事件 结局

1、陈开的不是对讲机而是手机,因为她在大楼内从被击毙的劫匪手上发现手机时手机还处在通话状态,当时她追踪的巴士车站时并不能确定那一群人哪个个是任,只有通过捡到的那部手机拨打最后一个通话号码,这样身上手机铃声响起的那个人就一定是任了。

2、在大楼里,任无意中见到了尤勇(就是那个大陆杀手)要刺杀的对象的照片,分别逃出大楼后,任被警察一路追踪,自感逃生无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帮新认识的道上的朋友完成任务,于是最后拼尽全力向那个倒霉的家伙连看数枪。而尤勇看到新闻后,也同样出于江湖义气,孤身一人去抢劫金行(也就是任准备抢劫的目标),最后被击毙,就是电影结尾的电视新闻的内容。

《大事件》是由导演杜琪峰执导,任贤齐、陈慧琳、张家辉联合主演的警匪片。本片于2004年6月上映。影片讲述了香港警察在一次失败的任务后如何同悍匪对峙,挽回公众信心和重新树立形象的故事。杜琪峰凭借此片于第42届台湾金马奖获得最佳导演奖。

(3)1987年中国电影大事件扩展阅读

1.幕后花絮

有一场戏是讲述张家辉不听命令,使得Kelly怒气冲天,但导演嫌Kelly欠缺上司的应有威严,所以ng多次。

戛纳电影节选片组委会多次来到拍摄片场看花絮,也看了部分样片,包括拍摄长达8分钟的枪战爆炸戏和最后一段长达10分钟的大场面。但影片4月初才杀青,后期制作时间太紧,来不及参赛,后改为在戛纳亮相。

2.幕后制作

《大事件》拍摄时选用的都是日常生活的镜头,光线是自然光,声音是现场同期声。影片拍摄时最大的挑战就是开头一幕8分钟的枪战镜头,这用了3天时间。为了配合《大事件》的剧情,导演杜琪峰起用了一个新鲜的“10分钟一个长镜”的拍摄手法而放弃了一贯的剪接加工。

为此,制作组专程邀请拍摄《指环王》的摄影师来港亲自操刀,后者在研究了剧本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胜任,因此打了退堂鼓。